博士后招聘
澳门永利6774设施蔬菜抗性与品质调控团队博士后招聘公告 |
发布人:澳门永利6774 发布时间:2024-06-06 浏览次数:10 |
一、团队概况 设施蔬菜抗性与品质调控团队是一支由7名教师、27名在读研究生组成的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队伍。教师中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神农青年英才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本团队聚焦于蔬菜绿色高效生产这一主题,以番茄和西甜瓜等水果型蔬菜为研究对象,从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和配套优质高效栽培等方面系统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推广工作:(1)已收集并纯化国内外番茄和西甜瓜种质资源近千份,创建了果实硬度、瓤色和白粉病抗性等性状差异显著的重组自交系、近等基因系群体以及miRNA的STTM突变体库;(2)开展了耐盐碱、果实硬度、雄性不育、白粉病抗性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定位及克隆工作,并开发了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服务于番茄和西甜瓜的育种工作;(3)开展了以褪黑素、NO等信号物质为代表的果菜抗逆调控机制解析工作,提出了利用褪黑素、氮信号调控蔬菜适应盐碱、温度和水分胁迫的技术体系,发明了硝普钠、褪黑素和氨基丁酸降低重金属积累和农药残留的方法;(4)集成了基于生物熏蒸、植物伴生、根际有益微生物等的设施果菜根际微生态调控技术体系,有效缓解了次生盐渍化、抑制了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实现了减少农药化肥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目标。 二、合作导师介绍 团队带头人史庆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首届国家级神农青年英才获得者,山东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岗位专家。兼任山东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监事长,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分会常务理事,曾挂职莘县和郓城县科技副县长。长期从事设施果菜抗逆调控和绿色生产的研究工作,在COMT1、SAMS1和GSNOR等基因调控番茄抗性方面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褪黑素、多胺和硝普钠的诱抗和降农残技术;解析了适度盐渍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的机制,创新了嫁接番茄耐盐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并筛选获得了系列耐盐番茄砧木材料。主持NSFC-山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以及各类省部级项目近20项;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Food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被引用2000余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奖励5项。 杨晓玉教授,博士生导师,蔬菜学系主任,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后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陈雪梅教授(现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开展植物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目前以甜瓜为对象,开展抗性等重要农艺性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种质创新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子课题等项目;在《Cell Research》《Genome Biology》《Plant Cell》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7项,其中PCT国际专利1项。 张颜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后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8年。目前主要从事番茄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在《Horticulture Research》《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选育番茄新品种1个,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三、招聘条件 (一)已获得园艺学、农学、生物学、遗传学或与团队发展相适宜学科的博士学位,应届博士毕业生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三)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2~3年; (四)身心健康,热爱科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五)有较好的学术业绩和科研潜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 四、薪酬待遇 (一)特别资助博士后的年薪35万元人民币(税前,下同),重点资助博士后的年薪25万元,普通博士后的年薪18万元;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项目”和“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博士后专项经费资助者,全额享受叠加政策;在站期间按在职教师同等标准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与在职教师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图书及科研资源。 (二)学校现有附属小学和幼教,能够为人事关系转入永利官网的博士后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 (三)学校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和省级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并作为博士后考核的重要指标;实施国际学术交流项目,支持在站博士后参加国际高水平学术活动。 五、报名方式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出生年月、联系方式、半年内免冠近照、从本科起学习和工作经历、个人发表论著、承担项目、获得的成果和奖励等)和证明材料,压缩为一个文件发送至意向合作导师邮箱:史庆华(qhshi@sdau.edu.cn);杨晓玉(xiaoyu.yang@sdau.edu.cn);张颜(zhangyan2022@sdau.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 |